海南省文昌市推動水產養殖健康發展 “蝦苗谷”向現代化轉型

2576
發表時間:2021-11-04 23:39

339a-d26b20a54987c7371337efd0c40d2978.jpg

   走進海南省文昌市馮家灣現代化漁業產業園,標準化養殖池一座挨著一座,供氧管道、燈光、進出水口等設施井然有序,養殖尾水經層層處理后達到排放標準,匯入寶峙溪。

  產業園的前身是馮家灣“蝦苗谷”。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讓這里一度成為全國最大的優質蝦苗基地。然而,水產養殖粗放發展也帶來一系列環境問題,靠海吃海的“蝦苗谷”該如何轉型?

  守生態紅線,保漁民生計

  飼料撒進標準化養殖池,一群群東星斑魚苗迅速聚攏,水面泛起陣陣漣漪?!八|好了,魚蝦成活率高,長得快?!眮碜詴逆傔吅4宓酿B殖戶曾廣能欣慰地說。

  從小在海邊長大,曾廣能和鄉親們目睹了身邊環境的變化。前些年,為了擴大蝦苗產業,家家戶戶各自筑池打井,“一條管子抽海水,一條管子排尾水”,海岸帶遍布取水管,部分區域沙灘出現污染,有的海域水質下降。

  “繁育對蝦對水質要求很高,水質下降,蝦苗的成活率大幅降低?!边吅4屦B殖戶吳多泰坦言。

  2018年9月,《文昌市養殖水域灘涂規劃》出臺,明確劃定養殖區、限養區和禁養區。此后,邊海村84戶養殖戶先后完成清退。到今年6月底,清瀾紅樹林省級自然保護區內84家東風螺養殖場全部拆除,生態修復工程同步推進。

  “守住生態底線的同時,也要保障百姓生計?!蔽牟形瘯涚婙Q明說。馮家灣所在的區域有水產養殖傳統。2020年,文昌市創建馮家灣現代漁業產業園,對符合入園條件的退養戶,按照統一標準和規定,鼓勵分期、分批入園養殖。

  今年5月,曾廣能、吳多泰等4戶養殖戶入駐產業園,在現代化養殖車間投放試養東風螺、東星斑、銀谷魚?!安粌H拎包入住,而且3年試養期內,園區免收廠房租金、供水等費用,我們只要安心養好魚就行!”曾廣能高興地說,有各項政策措施支持,預計養殖效益可以提高50%以上。

  “園區通過統一取水、排水,解決了近海養殖污染問題?!瘪T家灣現代化漁業產業園管委會辦公室主任金喆介紹,園區專門鋪設了管道,統一從近海2公里、海平面以下9米的位置取水;養殖尾水經過4級凈化處理,達到海南省《水產養殖尾水排放要求》一級排放標準后,才排入周邊河道,進入海域。

  多元主體參與,打造產學研現代漁業產業平臺

  眾多企業和科研機構向馮家灣現代化漁業產業園聚集。目前,正大集團、海大集團、中國水產研究院東海所等14家企業和科研院所入駐產業園,渤海、藍海、鯤誠、晨海、海大等公司的項目已開工建設。

  產業園的吸引力來自哪兒?文昌市按照“往岸上走、往深海走、往休閑漁業走”的思路,在現代化漁業產業園打造集水產科研育種、種苗繁育、綠色養殖、倉儲物流、數字漁業示范、休閑漁業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產業園區,探索漁業轉型升級之路。

  據了解,整個產業園計劃總投資120多億元,標準化養殖工廠廠房里設置了蝦苗、東風螺、東星斑、海葡萄等多種養殖系統。中國水科院東海所技術員鄒雄介紹,通過人工構建生態養殖系統,不僅解決了陸地養殖與生態環境建設之間的矛盾,而且養殖效率大幅提升。

  渤海水產育種(海南)有限公司是首批進入園區的企業?!拔覀兛粗械牟还馐丘B殖效益?!惫窘浝砗螐娬f,“園區有同行企業,也有很多科研院所,形成了產業集聚效應,強化產學研一體功能,對企業來說,真是近水樓臺!”

  根據規劃,產業園養殖尾水治理工程項目分兩期建設。其中,在建的一期工程設計日處理能力8萬立方米,滿足園區核心區科研、養殖企業及養殖戶正常生產排水處理要求。針對養殖戶入園養殖面臨的品種選擇、病蟲害防治、養殖尾水處理、成本控制等問題,產業園還組織了專家團隊和科研機構提供技術咨詢和服務。

  馮家灣這片海,正在逐漸重歸蔚藍。金喆表示,未來馮家灣現代漁業產業園將始終堅持“產業化、工廠化、規?;?、標準化、生態化”的發展目標,推動全省近海養殖退養、漁業發展轉型升級。

 ?。ㄔ瓨祟}:海南省文昌市推動水產養殖健康發展 “蝦苗谷”向現代化轉型)

  【責任編輯:符月瑩】

  【內容審核:林春森】

來源:國際旅游島商報

水產政策
每周推薦
熱點關注
遠洋漁業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廣告服務
網站地圖
地址:廣西北海市北海大道海富大廈F-27
E-mail:631121676@qq.com
合  作
業  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