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營里走出的水產養殖專家

52
發表時間:2020-07-31 18:28

483e-iwpcxks5251467.jpg

退役35年的鄭雨龍,憑著軍人堅韌不拔的品質,在創業之路上摸爬滾打。他做過生鮮供應、做過棕繃床、擺過攤、做過生意、在酒店上過班、修過鐵路?!翱嘀袑?,以苦為樂”是他的生活態度。如今56歲的他,與妻子經營著一家農業合作社,通過與三亞南繁科學技術研究院合作,進行水產科研領域研究。目前,他的巴沙魚養殖技術可以達到畝產15000斤,居于世界級領先水平。

  退役老兵

  創業之路越挫越勇

  鄭雨龍,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保城鎮人,1980年入伍,1985年退役。

  “退役后,我在湖南寧鄉老家創業兩年失敗,在面臨人生坎坷的重要關頭,經戰友介紹,來到海南三亞做起了生鮮配送生意。此后,做過棕繃床、擺過攤、做過生意、在酒店上過班、修過鐵路?!编嵱挲堈f。在修鐵路時,與三亞市南繁科學技術研究院副研究員、“海南省南海名家”楊寧結緣,從此走上了水產養殖的道路,基地作為三亞市南繁科學技術研究院的水產試驗基地,為水產科研提供支持。

  2014年,他承包了非飲用水源水庫“臺樓水庫”,水庫面積40畝,先后試養了巴沙魚、泥鰍、鰱魚、錦鯉等淡水經濟魚類和觀賞魚。2018年,鄭雨龍與妻子成立了三亞鳳凰鑫森淼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除了水產領域的項目,還在積極開發相應的垂釣、休閑漁業、諾麗果等領域的項目,目前,正在和一個占地2千畝的諾麗果莊園開展合并工作,進行諾麗果干、諾麗果酵素等產品的研發。

  院企合作

  創造水產科研奇跡

  2018年10月23日,合作社掛牌成立“三亞市南繁科學技術研究院淡水水產科研基地”,依托三亞市南繁科學技術研究院做為技術總指導,建立了良好的科研項目合作關系。至今,共聯合申報了三個省、市級科研項目。

  同年12月底,鄭雨龍利用面積約1畝的池塘試養巴沙魚。投苗1萬尾,2019年6月份,巴沙魚平均體重1.5斤,成活率80%,半年內每畝巴沙魚產值約40000元,利潤約8620元。

  “普通的巴沙魚養殖戶,一畝只能產3000斤左右。我養殖的巴沙魚,通過三亞南繁科學技術研究院的專業技術指導,對品種進行優化、對飼料進行嚴格的科學配比,水質也是來自三亞的天然山泉水。2019年我突破了巴沙魚畝產1.5萬斤的大關,接下來計劃挑戰更高畝產的目標”,鄭雨龍自信地說:“目前的產量已經居于世界級領先水平!”

  軍人風采

  無私奉獻回報社會

  如今,鄭雨龍除了水產養殖,合作種植方面也做得風生水起,目前與合作社合作的果地面積達3000畝,有六大戶農民依托合作社種植芒果、龍眼,產生了很好的社會效益。鄭雨龍的合作社一年需要工人200多人。此外,三亞市南繁科學技術研究院副研究員楊寧聯合鄭雨龍的合作社,于2020年5月20日,通過海南農業科技特派員110服務錄制了農業科技云課堂(第二十期)“巴沙魚土塘、水庫網箱養殖模式介紹”,為普及水產養殖技術做出了突出貢獻。

  鄭雨龍還與“一帶一路”國家建立友好合作關系,去年10月11日,合作社接待了巴基斯坦的旁遮普大學師生一行調研,向巴方介紹了合作社的水產養殖模式、諾麗果的加工產品等,為中巴友誼的延續、科技合作打下基礎。

  回憶自己的軍旅生涯,鄭雨龍說,這段珍貴的歷程讓他受用一生,鑄就了他堅韌不拔、不屈不撓的品性。鄭雨龍說:“因為受到部隊文化的熏陶,深知作為一名退役軍人應該恪守的本分。不管走到哪我都時刻自律自強、遵紀守法,沒有做過半點有損軍人名譽的事。

水產政策
每周推薦
熱點關注
遠洋漁業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廣告服務
網站地圖
地址:廣西北海市北海大道海富大廈F-27
E-mail:631121676@qq.com
合  作
業  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