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糧農組織:2020年世界漁業和水產養殖狀況

5
發表時間:2020-06-29 14:46

全球人均魚類消費量已創下每年 20.5公斤的新紀錄,并有望在下個十年進一步增加,這突顯了 魚類在全球糧食和營養安全中的關鍵作用。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最新報告指出, 可持續水產養殖發展和有效漁業管理對于維持上述趨勢至關重要。

2020年《世界漁業和水產養殖狀況》報告發布!

根據《世界漁業和水產養殖狀況》(下文簡稱SOFIA)的數據,到2030年,魚類總產量將增至2.04億噸,較2018年增長15%,水產養殖的份額也將較目前的46%有所增長。這一增量約為過去十年增量的一半,折算成2030年人均魚類消費量,預計為21.5公斤。

糧農組織總干事屈冬玉說:"魚類和漁業產品不僅是全球公認的最健康食物,而且也屬于對自然環境影響較小的食物種類。"他強調,魚類和漁業產品必須在各級糧食安全和營養戰略中扮演中堅角色"。

a8038b545db74f47a233e7e391cfef02.jpeg

總干事還指出,SOFIA報告顯示,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 有效的漁業管理能讓魚類種群數量穩定增長或得到恢復,而措施執行不力則會威脅到它們對糧食安全和生計的貢獻。造成可持續措施失敗的根本原因很復雜,需要因地制宜的解決方案。

根據SOFIA的基準分析,目前約有 34.2%的魚類種群在生物不可持續水平被捕撈,總體比例過高。且就全球而言,這一趨勢未見好轉,盡管在 捕撈上岸的魚類中有78.7%屬于生物可持續的種群,這令人稍覺寬慰。此外,許多主要物種的可持續性趨勢正在改善。

2018年,各個品種的 金槍魚漁獲量達到約790萬噸,創下歷史最高記錄,而現在,其中三分之二的魚類種群已處于生物可持續的捕撈水平, 可持續捕撈的比例在短短兩年內提高了十個百分點,證明在以追求高價值商品、且部分船隊產能嚴重過剩為特征的這個行業,集約化漁業管理確有成效。

"這種改善是許多利益相關者共同努力的成果,證明積極管理對于實現和維持生物可持續性具有重要性,并凸現了在管理體系不力的漁業部門和地區推廣這類方法的緊迫性,"糧農組織漁業和水產養殖司司長Manuel Barange說,"正如所料,我們注意到在存在饑餓、貧困和沖突的地區,可持續發展尤為困難,但除了可持續解決方案,我們別無選擇。"

55b15ec016aa485aa99a9106a3c7e43d.jpeg

在摩洛哥上岸的金槍魚? 糧農組織/Abdelhak Senna


2019冠狀病毒?。–OVID-19)

雖然SOFIA的編制依據是新冠疫情發生之前的信息,但是其中包含的基準信息仍為糧農組織在漁業和農業部門制定疫情應對相關技術解決方案和針對性干預措施提供了參考,總干事曾指出,漁業和農業是受疫情影響最大的兩個部門。

糧農組織發布的SOFIA附錄顯示,由于緊急衛生事件引發限制措施和勞動力短缺,全球捕魚活動可能已減少約6.5%。

國際運輸受阻對水產品出口的打擊尤為嚴重,而急劇萎縮的旅游業和餐館停業也極大影響了許多產品的分銷渠道,盡管保質期較長的冷凍、罐裝、腌制和熏制魚的零售保持穩定或有所增長。在地中海和黑海的部分地區,超過九成的小規模漁民因無法出售其漁獲而被迫停止捕撈,且這種情況常常因為價格下跌而加劇。

投入品市場狀況、移民勞動力問題以及擁擠的生鮮市場存在的風險都對漁業的產量和消費產生影響,其中又數缺少契約關系和冷鏈的非正式供應鏈壓力最大。糧農組織主要致力于支持、重啟和加強該部門的供應鏈和生計,并優先關注最弱勢的群體和地區。

8dfbbc40575b4e4bbe8986cc98f9b51c.jpeg在斯里蘭卡將魚運送到市場? 糧農組織/Prakash Singh


全球魚類供應趨勢

SOFIA報告包含按物種、地區和捕獲來源(野生或養殖)分類的捕魚數據。

SOFIA稱,水產養殖業將繼續擴張,盡管增速將有所放緩,而養殖魚類將在未來十年占據更大的消費和貿易份額。預計非洲的水產養殖產量將增長48%,有助于緩解非洲因人口增長導致的人均魚類消費減少預期。

在秘魯和智利生產強勁反彈的推動下,秘魯鳀成為海洋捕撈量最大的物種,其次是阿拉斯加狹鱈和鰹魚。內陸捕撈水產作為許多食物受限國家的重要食物來源,創下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水平,達到1200萬噸。

魚類消費占全球人口動物蛋白攝入量的六分之一,在孟加拉國、柬埔寨、岡比亞、加納、印度尼西亞、塞拉利昂、斯里蘭卡等國和若干小島嶼發展中國家,魚類消費占動物蛋白攝入量的一半以上。

糧農組織總干事強調,魚類的重要飲食價值凸顯了發展水產養殖業的重要性,這對非洲的意義尤為重大,為此必須通過戰略手段,推廣利用飼料、遺傳選擇、生物安全和商業發展領域的創新技術,促進以可持續方式提高水產養殖產量。他還指出,糧農組織的"手拉手"倡議是"在藍色增長背景下,各方共同應對漁業和水產養殖趨勢與挑戰的理想框架。"

為紀念《負責任漁業行為守則》通過25周年,糧農組織的這份報告中專門有一節講述了可持續發展舉措,該報告還指出,糧農組織正在與眾多合作伙伴共同實施"闡明隱藏漁獲"項目,這項全球性研究的成果將于2020下半年發布,旨在促成小規模漁業扶持政策,推動小規模漁業高效、可持續和公平發展。

小規模漁業有能力且確實為數十億人提供了基本的營養,并為依賴捕撈業的 1.2億人中的絕大多數提供了生計和工作。


7af2514da4114789b095e7c81645e851.jpeg

土耳其的水產養殖? 糧農組織/Ali Fuat


2020年世界漁業和水產養殖狀況》中的關鍵數據

2018年全球魚類總產量:1.79億噸

其中海洋捕撈漁業產量:8440萬噸

淡水捕撈漁業產量:1200萬噸,創紀錄

水產養殖產量:8210萬噸,創歷史新高

用于人類食物消費的數量:1.56億噸

漁業和水產養殖業初級部門的就業人數:5950萬

其中女性所占百分比:14%

漁民和養魚戶最多的地區:亞洲(占總數的85%)

全球漁船數量:456萬

擁有漁船最多的地區:亞洲(310萬艘船,占全球漁船總數的68%)

長度12米以內的機動船份額:82%

進入國際貿易的全球魚類產量百分比:38%

用于出口的魚類產值:1640億美元

世界最大的魚類生產國和出口國:中國

魚類凈出口地區:大洋洲,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區,亞洲發展中國家

非洲以數量計為凈進口國,以價值計為凈出口國

漁業發展最不可持續的地區:地中海和黑海(過度捕撈種群占62.5%),東南太平洋(54.5%),西南大西洋(53.3%)

內陸捕撈漁業產量最主要來源流域:湄公河、尼羅河、伊洛瓦底江、長江

水產政策
每周推薦
熱點關注
遠洋漁業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廣告服務
網站地圖
地址:廣西北海市北海大道海富大廈F-27
E-mail:631121676@qq.com
合  作
業  務